搜尋

首頁時報基金會叢書書籍基本資料

關 於 本 書

‧內容簡介
‧作者簡介
‧目 錄

線 上 試 閱

前言
第一步 零排放沒退路-氣候變遷治理

作 者 作 品

思土思民:跨足國土計畫紀實
承擔與試煉:觀察、追蹤變動世界
數位浪潮:科技,衝擊制度文明

時報基金會叢書

【類別最新出版】
水土林:氣候變遷因應追蹤
高思在雲 吾心思漢:朱雲漢紀念文集
數位浪潮:科技,衝擊制度文明
承擔與試煉:觀察、追蹤變動世界
思土思民:跨足國土計畫紀實


水土林:氣候變遷因應追蹤(BF0062)

類別: 時報基金會叢書
叢書系列:時報基金會叢書
作者:余紀忠文教基金會
出版社:余紀忠文教基金會
出版日期:2023年05月12日
定價:420 元
售價:332 元(約79折)
開本:25開/平裝/264頁
ISBN:9789869753333

 放 進 購 物 車

 轉 寄 給 朋 友

 發 表 書 評 

 我 要 評 等 

Share/Bookmark

線 上 試 閱

 

前言第一步 零排放沒退路-氣候變遷治理



  第一步 零排放沒退路-氣候變遷治理

前言

余範英(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)
  今天探討全球與台灣面臨最嚴峻的課題,就是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。基金會與行政院環保署並肩面對這課題,為內在承擔責任、外在國際的挑戰,及國際組織的貿易障礙作準備。當下二○五○年的淨零排放已是很多國家的共識,而我們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還訂在二○五○年排放量降為五○%以下,已不符合國際新零碳棑標準。這兩天水資源已開始亮紅燈,旱象還在持續發生,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多少氣候變遷的壓力,我們的生態系統此刻正受到嚴重危機。面對氣候變遷壓力不只五缺,最重要缺少的是缺組織架構、缺決心。

沈志修(環境保護署副署長)
  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影響當中,去年到現在沒有颱風經過台灣,我們正經歷缺水的旱象,這是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情況,去年全球因為疫情的影響使我們的生活型態也受到改變,這是氣候變遷下需要重視的調適機制,行政院也啟動行動方案,現有十六個部會協力執行。此刻我們希望聆聽吸取專家意見,特別是環保署正進行修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,這法令要往氣候變遷因應的角度思考,所以除減碳之外,調適也非常重要。
  期待未來有所謂的負碳技術(如: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)或一些科技的研發能夠彌補這排放的缺口。台灣的碳排放大概佔全球的○?五%大約是二?六億噸二氧化碳,最近這兩年己慢慢下降,但面對未來尚需大家一起努力,環保署團隊願意去檢討淨零碳排的時間、路徑,這是台灣作為地球村的一員需要負起的責任。

篇一 因應氣候變遷現況、挑戰    
蔡玲儀(環保署環管處處長)

不積極減碳 碳排量會繼續增加
   在今年初WEF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風險報告明確指出,在七項的全球風險中有四項是與氣候變遷相關,在最近的五年氣候行動失敗,已成為影響程度躍居第一的風險因子。近五年極端氣候是發生率最高的風險,去年全球雖然經歷新冠肺炎,依照估算全球的碳排放會下降,國際報告亦表示會減七%,但在各項的預測裡在疫苗開打後、復甦後,如不積極減碳,碳排量很可能會繼續增加。

把握中央地方減碳行動進度
  《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》在二○一五年巴黎協定當年通過,關於國家減量目標,各界花了很多心討論,是二○五○年要根據基準年二○○五年排放量要降五○%以下,我國是全球少數把國家的長期減量目標訂在法律裡,展現台灣對溫室氣體減量的決心。並在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下,對於有關的推動工作包含要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,以五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,接下來有減量推動方案。減量推動方案是由環保署擬定後,報由行政院核定,有六大部門的行動方案,包含能源、製造、運輸、住商、農業、環境六個部門一起推動減量。然後;地方政府依照推動方案根據各部門的行動方案,訂定每個直轄市之執行方案,進行減量工作。

排碳議程 影響產業競爭力
  台灣碳排放的表現與亞洲鄰近國家相比並未落後,但也面臨Race to Zero-二○五○淨零排放的挑戰,尤其去年二○二○年有很大的進展。又於中國在去年九月宣布在二○六○年達碳中和,日本、韓國、美國宣布二○五○要淨零排放,聯合國秘書長更清楚指出,希望全球參與淨零排放目前參與倡議國家(一三○國) 占全球排碳總量六五%,希望在今年年底COP26會議前能提高到九○%以上。
  在經濟貿易上,歐盟規劃採取碳邊境調整機制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, CBAM),其實這機制在二○○八年就曾提出,觀察知歐盟這次是玩真的。歐盟二○二○年開始進行公眾諮詢,很明白的宣布會在六月發布規範草案,甚至於今年三月歐洲議會通過,謂與WTO沒有牴觸,已經開始進行規範工作,預計二○二三年實施。
  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也可能實施就碳密集型產品實施碳關稅或配額,日本也宣布了二○五○年碳中和目標。台灣是以貿易出口的國家,當歐盟、美國、日本在我國貿易出口佔三○%以上時,台灣產業如不積極加速減碳,甚至在國內沒有推碳定價,對我國今後產業的競爭力會受到的影響很大。

淨零排碳需政府部門整合腳步
  環保署現面臨兩大挑戰;即是國家長期減碳目標與氣候治理的政府機關權責。在氣候治理中需要國家整體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時刻,不論是減緩、調適,都需要政府部門整合,期待行政院有氣候變遷因應會報,加強各部會的統合功能。另外是碳定價調整機制,按照目前的法律架構,有一些無法短期推動的是現有的排放交易制度,環保署與產業界溝通,希藉由收費建構碳定價,使台灣在國內進展對產業收取專款專用於發展產業的低碳技術,才有辦法接續做排放交易,更可透過國際合作機制加速減量工作。當然是把氣候變遷的調適訂定到法律層?,讓運作健全、完整。

篇二 上善若水 謙卑萬物
於幼華(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名譽教授)

景觀救國 我國唯一生路
  近日旱象,針對台灣的水問題,像中南部來的聽眾大概很有感觸,而我們住在台北因為很幸運有翡翠水庫的呵護,台北、新北都沒有缺水的感覺。依我個人的預測到二○六○年翡翠水庫,作好水源保護仍可以提供乾淨充足的水源,至於中南部缺水的現象該怎麼辦?我們要探討的是中南部缺水、水髒的現象到底該怎麼辦?我們工業用水的單位能不能配合,是不是一定要半導體的工業大廠來做,這個問題其實五、六十年前的台灣就應該討論,台灣究竟是否應該走工業救國的老路,抑或台灣應該像現在一樣走景觀救國、資源救國的路,把台灣造就成為東方瑞士?
  可是這個工作簡單嗎;我們需要做四十~五十年才能有規劃的譜,把台灣往另外一條路上走,在座的年輕聽眾,台灣如果繼續走工業發展的老路,我個人的判斷是沒有前途的也沒有競爭力,如果台灣能夠走景觀規劃、資源珍惜的治國路線,才是唯一的生路所在。

涵養萬物 心存生態用水概念
  台灣的水問題有,水太多、水不足、水太髒。髒其實也是一種醜陋,那用水的分配,過去一直沒有把生態用水當作重點,因為農業是真正生態用水尊重自然財的用法,至於工業用水是每單位的水究竟能夠產生多少GDP的唯一衡量的標準,這是我從頭反對台灣繼續推展工業的原因。那我們真正的用水核心理念是什麼,就是環境保育,像節約用水就是一種核心理念,我們用的水到底合不合生態的原則,我覺得務實之道只有把每一滴的水用的好、用的對,好並不是說賺錢,而是對環境有利,以環境保育的核心理念。
  生態用水是無所謂太多、不足或太髒,只要是一個自然環境提供的水就能涵養萬物,這是生態用水的基本概念,那老子說的,上善若水是包含水的謙卑性,水往下處流可是它提供所有萬物資源與生命,我們要全球看見的不是台灣到經濟發展,而是我們要全球看見台灣究竟怎麼愛護這個寶島,過去的幾十年也許太短視、太急功近利。另外;會前我特別向翡翠水庫管理的謝局長去電專訪,他表示一個水庫的安全看的是平常的環境保育,翡翠水庫它的前身是北勢溪,攔翡翠水庫之前它就是跟南勢溪一樣水量豐富的溪流,按照謝局長的看法,我們至少翡翠水庫還有五十年到六十年是安全無虞的。工程背景出身,政經複雜非我所長,期許諸君飲水思源。